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51章 走向转折

汉朝,文帝前元年间。

刘启做出这样的猜测,自然也不是无的放矢。

他是根据蒙古夺得中原的一部分领土后的相应措施和政策,与先前的辽朝金朝的措施政策相对比,加上蒙古这些年来不断四方征伐获得领土的行为所得出的一种可能。

纵观神迹所言,在大汉之后,在中原疆土上建立过政权的非汉人族群有不少,那些南北朝、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时间短暂,更迭频繁,且神迹未曾细讲,倒也暂时排除在外。

但是时间较长的辽朝——虽然这个实际上更偏向于草原政权,金朝——这个可是正儿八经想着往中原靠拢,可都并非是蒙古一般的做法。

辽朝,虽然本质上一直都没有改变过草原的核心地位,但是在建国初就任用汉臣、仿照中原制度,到了辽太宗获得燕云地区之后,更是开始搞国制和汉制双重制度,随后的皇帝也开始施行科举……

金朝,这个在建国初因为主要敌人是辽朝的原因,并没有多么快速的汉化,但是在金太宗后期,到了金熙宗和海陵王时期,更是飞速地向中原文化靠拢——而事实上,就算在建国初期,尚且存有大量女真传统的时期,金朝也没有在中原治理上像蒙古这样离谱。

而以上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想要长久地拥有现如今的土地,想要长久地治理这些地方。

可蒙古……刘启真的在怀疑,他们真的不是打着随时回到草原的想法?毕竟草原非常辽阔,而蒙古现在还有着西边的一大片领土。

总不能是那些蒙古贵族都觉得不论怎么搞,中原百姓都会是任由他们揉搓毫不反抗吧?

明朝,洪武年间。

朱元璋是真的切切冷笑出声了:“好一个觉得赋税太轻,可不是觉得这样的赋税太轻了吗?”所以在后来的蒙古,在元朝,在他幼年时期,各地的赋税情况变成了那副鬼样子!

逼得人一点活路都没有!

在场的文官武将们这一次没有沉默,而是纷纷开口附和起朱元璋来——实际上,也不能完全算是附和,因为他们个个都情真意切,句句都浸染着血泪苦痛,听着无不让人心生动容,对蒙元愤慨不已。

毕竟,这些人都是开国重臣,一个个也是对着元朝的残酷统治有着深刻体会的。

【说到觉得赋税太轻了这个问题,这确实是大部分蒙古贵族们的共同认识。但是,某种程度上,这还不仅仅是蒙古诸王功臣们的想法,窝阔台本人对此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